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
科研成果

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心理学科研创新团队

发表时间:2019-08-05 16:32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9728   浏览次数:

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心理学科研创新团队


一、团队基本情况

贵州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心理学科研创新团队)获批组建于2013年。目前,本团队成员共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博士19人。

二、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积累,心理学科研创新团队趋于完善,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心理测量与统计。该研究方向以赵守盈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1)率先在国内引进层面理论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将层面理论与多维尺度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研究已成为心理统计与测量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对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信念以及职业效能感等问题展开研究,探讨职业发展的理论结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为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2、认知发展与教育。该研究方向以潘运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1)深入基础教育实际,结合中小员工学习特点,重点研究智能开发、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员工认知规律研究等问题,同时加强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基础应用性研究,在改革公司产品方法、培养创造力、完善学习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2)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严密的教育实验来验证教学心理的已有研究成果,揭示教学心理规律;深入课堂教学,对各学科开展教学心理实验,探索提高教师教学心理素质(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教学模式,为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心理素质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有关调查报告与建设性意见被团队培训、高教研究等刊用;(3)在国内系统地研究了视空间注意与数字认知加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通过提高儿童空间认知能力促进和改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小学高效率学习有重要意义。

3、心理健康教育。该研究方向以吴文峰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1)服务贵州,面向中小学、高校和社会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认知发展、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等角度,探讨贵州中小学发展现状,构建了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模式;(2)开展心理测量与行为评估工作,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有动手开发心理测验和评估工具的优秀人才。

4民族与文化心理。该研究方向以植凤英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1)立足西部民族地区,深入社会实际情况,对西南少数民族压力应对问题、贵州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与社会融合、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和谐及社区戒毒等社会现实问题展开探讨,构建了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模式;(2)从多元视角对文化心理研究进行探索,既注重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心理内涵,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文化发展中儒释道文化的心理内涵;同时也注重对中西文化异同及其文化心理差异进行研究。

三、团队自然形成背景和团队合作机制

1、团队自然形成背景

心理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在太阳成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团队力量较强,曾一度聚集过一批在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拥有省内最多的心理学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目前,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团队,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一个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担负学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基础心理学硕士点早在1985年即已招生,系我国最早的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点之一。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于1999年开办,是目前我省最早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005年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申报成功,2006年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建成贵州省示范性专业,2010年心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顺利申报成功,2012年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健康快速。

2、团队合作机制

团队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由带头人依据各成员研究的特长和方向,进行有机整合,使发挥团队成员研究特长和形成团队研究合力达到高度的统一。

团队采用开放式研究机制,在研究队伍组建及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一个灵活、开放、和谐的研究氛围。团队成员虽以心理系教师为主体,但吸收了校内其他院系的研究骨干,如教育学系的余小茅教授、张翔副教授、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英葵教授等,体现了团队的学科交叉、高度开放的特点。

团队在加强校内相关院系学者合作的基础上,还和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形成了研究上的合作关系,为团队的学术研究搭建一个理论和实践衔接的良好平台。

四、团队的优势特色与创新之处

1、团队的优势

1)拥有一支省内整体实力最强,学历、学源、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

团队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博士1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1人。有省管专家1人,黔灵学者1人,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人,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平均年龄38.5岁。应用心理学专业为省特色示范专业,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综合实验室为省级专业实验室,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在国内重要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教材)1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1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教育部全国高校科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公司产品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自2006年以来,每年承担1-2期全省高校心理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以及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服务。

3、有省内最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

建有多个省内条件最好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心理学综合实验室于2008年由省教育厅验收合格并确定为省级专业性实验室,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心理学专业实验室。

2、团队的特色

1)团队的发展历史悠久,学术基础良好

心理学是太阳成集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是传统优势学科,团队力量强,在符仁方等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严谨治学、艰苦创业,在基础、应用及发展与教育心理等多个领域建设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2)团队建设合理,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1985年获得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招应用心理学本科生,2004年获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心理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心理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积累,心理学团队建设趋于完善,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团队:(1)心理测量与统计研究;(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认知发展与教育研究;(4)民族与文化心理研究。

3)团队的学科地位突出,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心理学学科点是国内较早的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拥有全省唯一的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硕士点招生以来,至今有400多名统招研究生获取硕士学位,其中35名考取国内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并获博士学位。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已培养1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本硕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骨干力量。2006年本科专业获评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7年获省级特色学科。

3、团队的创新之处

1)率先在国内引进层面理论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层面理论最独到之处在于依据层面理论所构建的映射语句编制出符合一定理论构想的测验项目,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是层面理论在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能够检验观察数据是否反映研究者提出的结构关系。将层面理论与多维尺度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研究已成为心理与教育统计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充分运用现代测量理论与技术,能积极促进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公平性、科学性,为研究少数民族的各种心理特质的内在结构,编制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开发计算机与互联网辅助测评技术,探究少数民族心理规律,维护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及提高心理与教育测评的现代化水平提供特殊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3)创造性地开展法制心理领域的理论应用,结合已有心理测量技术、多导生物反馈仪和眼动仪等设备,针对军队、公安、监狱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开发一系列测评技术。

4)创造性地将人格发展研究与心理辅导紧密结合,研究开发富有民族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心理辅导方法,提高贵州贫困地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促进西部大开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5)立足贵州民族地区的实际,实现民族与文化心理的本土化研究,为民族与文化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做积极的努力探索。